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2 -> 网络普法 与宁同行 -> 以案释法
网信说法以案释法 | 银川二手交易平台诈骗频发 多名消费者脱离平台交易被骗
2025-09-10 11:15:34   
2025-09-10 11:15:34    来源:银川新闻网

  近日,银川市多名消费者在二手交易平台遭遇诈骗,不法分子以“平台交易麻烦”“可获更多优惠”为诱饵,诱导买家脱离平台保护进行私下交易,最终卷款消失。这一系列案件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,也再次敲响了网络交易安全的警钟。

  据了解,8月20日,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公安分局上海西路派出所接到一位市民报警,称其在某二手交易平台APP上看到出售二手笔记本电脑的闲置帖,因考虑换电脑便主动联系对方。对方诱导其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电子消费卡,并脱离平台进行交易。然而,在对方使用电子卡后,并未如期发送货物,且无法再联系上。意识到被骗的男子急忙报警,截至报警时,共计被骗2万余元,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。

  无独有偶,7月17日,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公安分局大新镇派出所也接到类似报警。一位市民在某二手交易平台APP上看到有二手摩托车出售,联系商家后,对方谎称不在平台支付可减免20%费用。受害人按照对方引导扫码支付后,却迟迟未收到货物,也无法联系到对方,最终意识到被骗并报警,截至报警前被骗三千余元,此案同样在进一步侦办当中。

  【网信说法】

  这类二手交易平台诈骗案件暴露出网络交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。诈骗分子往往会在“闲鱼”“转转”等二手交易平台发布低价出售热门商品的信息,吸引买家询价。随后,他们会以各种理由要求买家添加微信、QQ或支付宝进行私下沟通与转账。由于这些链接和话术极具迷惑性,买家很难察觉其中的陷阱。

  针对此类诈骗手段,民警提醒广大消费者,在二手交易平台APP交易时,所有沟通和交易都应在平台内完成,切勿添加微信、QQ等私下联系。因为二手交易平台APP只认可平台上的聊天记录作为纠纷凭证,微信内容无法成为有效证据。同时,如果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,很可能是个陷阱,消费者切勿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。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低价商品的渴望和对平台交易规则的不熟悉,精心布置陷阱,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保护进行私下交易。

【编辑】:张海莹
【责任编辑】:张海莹